昨日央行公告稱,臨近月末財政支出增加,可對沖中央國庫現金管理到期等因素的影響,為維護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11月26日不開展逆回購操作。至此,央行已連續22個工作日未開展逆回購操作。另外,26日有1000億元中央國庫現金定存到期。
此前,機構對該筆中央國庫現金定存到期會否續作存在一些分歧,有觀點認為,這是近期最有可能刺激央行重啟逆回購操作予以對沖的動因;也有市場人士在上周五即指出,央行大概率繼續暫停逆回購操作。
縱覽整個11月份,月初到期的4035億元MLF,央行已進行等量續作,15日1200億元國庫現金定存到期對市場的影響較小,而在月末財政支出增加的對沖下,26日1000億元國庫現金定存到期對市場的影響仍然有限。
不過疊加例行繳準等因素的影響,市場流動性仍稍顯承壓。26日,Shibor多數上行,其中隔夜Shibor上漲14.2基點至2.498%,7天Shibor漲1.6基點至2.644%,14天至6個月品種上漲0.2基點至1.2基點不等,9個月和1年期Shibor則分別下行0.3基點、0.4基點。
銀行間市場回購利率也多數走高。截至26日收盤,銀存間回購利率隔夜品種DR001上行逾16個基點至2.49%,7天回購利率DR007上漲逾6基點至2.64%,14天品種DR014上行近1基點至2.60%,21天和1個月期限品種則分別下行約23基點、2基點。
市場分析稱,導致流動性寬松程度收斂的原因主要有兩點,一方面,財政部、央行并未開展新的中央國庫現金定存操作,26日有1000億元資金凈回籠;另一方面,本月下旬例行存款準備金繳退款順延至26日進行,金融機構或面臨一定量的存準補繳。
當然,從貨幣市場表現看,雖短期限資金利率有所上行,但整體仍處于均衡偏低水平,顯示當前整體流動性仍較充裕,這也是央行公開市場操作繼續停擺的直接原因。
往后看,央行已無流動性工具到期,同時月末財政支出力度將逐漸加大,短期流動性供給有保障,資金面有望繼續趨于好轉,在月底和下月初有望呈現偏寬松狀態。這意味著,11月份央行全月停做公開市場逆回購操作的可能性大幅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