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央行年內兩度上調貨幣市場利率、被稱為“史上最嚴”的MPA(宏觀審慎評估體系)來襲以及凍結資金或超4000億元的光大銀行(601818,股吧)可轉債發行在即等多重因素的沖擊下,本周以來,銀行間市場和交易所市場上,資金價格持續走高,交易員叫苦不迭,能度過繳準日(25日)的七天期資金,價格一度飆升超過8%。
進入本周,央行結束了連續三周凈回籠的狀態,連續兩日凈投放,但在3月21日僅小幅凈投放了300億后,反而進一步催化了市場的緊張情緒,
機構預計,從上周開始逐漸趨緊的資金面無疑反映了商業銀行為應對MPA考核的壓力所作的種種準備,短期來看,這一狀況在未來的兩周時間里可能會成為常態。
“不管能不能跨季能借到錢就行”
“這幾天市場資金相當緊,今天(3月21日)銀行間市場7天期的資金,價格已經在8%以上,而且還大把人借,交易所價格目前相對好點,但也挺貴。”一位券商交易員對澎湃新聞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價格已經飆升到8%的7天期資金,并不能幫助機構跨過季末。
上述交易員坦言,自己現在都不管跨不跨季了,能借到錢就行,續命重要,活過一天算一天。
上海銀行間同業拆借利率(Shibor)再度全線上漲,其中隔夜Shibor報2.6477%,上漲1.52個基點;7天Shibor報2.7680%,上漲2.09個基點;3個月shibor報4.3846%,上漲1.35個基點。
3月21日早盤,中國銀行間市場1年期利率互換(IRS) 大漲6.5個基點至3.71%,為逾兩年盤中新高。
在交易所市場上,上證所隔夜國債逆回購利率(GC001)以6.400%開盤后,最高升至7.400%。
多位市場參與人士表示,眼下這一波資金緊張,相比2013年的錢荒還是好一點,但在近兩三年時間,已經算得上緊張時刻了。
不過,鑒于3月21日下午交易所市場上各期限國債及回購利率尾盤走低,有交易員認為,明天(3月22日)資金面緊張情況會有多好轉,銀行間應該也能緩一緩,“但估計也不會好到哪去,畢竟越來越臨近季末”。
“史上最嚴”MPA考核來襲
相比以往,導致一季末資金面格外緊張的,則是被稱為“史上最嚴”的MPA(宏觀審慎評估體系)考核。 今年一季度開始,央行開始正式將表外理財納入宏觀審慎評估(MPA)的廣義信貸范圍,以合理引導金融機構加強對表外業務風險的管理。
所謂“廣義信貸”,是MPA的一個重要概念,意指相對傳統貸款而言的更大范圍的信貸。2016年起,人民銀行將差別準備金動態調整機制“升級”為宏觀審慎評估(MPA),從資本和杠桿情況、資產負債情況、流動性情況、定價行為、資產質量情況、外債風險情況、信貸政策執行情況七大方面對金融機構的行為進行多維度引導。
將表外理財納入MPA考核,對資金面的沖擊究竟有多大?機構之間觀點并不一致。
偏樂觀的招商證券認為,預計本次的MPA 考核對市場不會造成太大的沖擊。不過,商業銀行對非銀機構的資金拆借仍有可能會在季末遭遇短暫流動性的沖擊。MPA 監管趨嚴的方向是明確的,但監管升級的過程是漸進的,不會一步到位。
華創證券屈慶團隊認為,從上周開始逐漸趨緊的資金面無疑反映了商業銀行為應對MPA考核的壓力所作的種種準備,考核壓力不大的銀行已經開始提高備付,減少資金融出;而考核壓力大的銀行仍在想方設法融入跨季資金以緩和指標壓力。
該機構認為,短期來看,這一狀況在未來的兩周時間里可能會成為常態。
除了MPA考核,即將來襲的300億遠光大銀行可轉債也將對資金面造成沖擊。
根據光大銀行3月14日晚間發布的公告,其公開發行A股可轉換公司債券已獲得證監會許可。據悉,本次發行人民幣300億元可轉債。
而據國泰君安固定收益分析團隊稱,300億元光大轉債打新將對資金面造成沖擊,預計凍結資金將超過4000億元。
央行維持緊平衡:僅小規模凈投放
在市場看來,在央行上周全面上調貨幣市場利率后,盡管本周在公開市場上一改此前連續三周凈回籠的狀態,連續兩日凈投放資金,但機構仍舊“解不了渴”。
其中,3月21日,央行在公開市場進行了800億元逆回購操作,凈投放300億元。
“大家今天(3月21日)以為逆回購會搞多點量,結果只凈投放了300億,所以也更加催生了大家的緊張情緒。”
國泰君安證券認為,中國央行上周全線上調SLF(常備借貸便利)、MLF(中期借貸便利)及逆回購利率,變相“加息”,隨著房地產調控升級政策密集出臺,貨幣政策將進一步緊縮配合。
興業證券(601377,股吧)固定收益研究團隊則認為,央行在上周四密集加息后,通過價格工具抑制金融杠桿,但繼續逆回購微量回籠的同時,主動以MLF進行投放,維持總量流動性穩定,預計資金面維持緊平衡狀態。 一位固定收益人士表示,從央行的態度看,對整個資金的預期都是穩中趨緊的,而且以后可能會越來越頻繁,所以做好了過苦日子的準備,得做好規劃和管理。“這種環境下,我們會吧杠桿倍數放得比較低,久期也比較短,防御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