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舉行的分論壇上,京東金融CEO陳生強針對金融科技、科技金融、互聯網金融這三個概念,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陳生強說:“實際上大家說互聯網金融的時候,是在用互聯網作為一個銷售渠道來賣金融的產品??萍冀鹑诟嗟氖窃谡f,我用科技的手段,為我自己去做業務,例如銀行的電子銀行部,更多的是一個科技金融的概念。而金融科技,實際上是用大數據,用人工智能,甚至用區塊鏈等一系列的技術,設計金融產品,不單純只是一個渠道的概念,是為了金融機構去服務的。”
通過金融科技,可以做一些以前做不了或做起來成本高的事情。拿普惠金融來說,陳生強坦言,一些傳統金融機構用傳統的方式來做,有的幾乎做一單,賠一單,壞賬率也高。而通過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機器就能精準審核放貸,不需要人工審核。
陳生強表示:“我們的模型實際上前期投入的資金量是巨大的。做每一筆單子,(現在)成本幾乎等于零,真正意義上是一種普惠金融的模式。我們累計給超過十萬的中小微企業發放貸款超過兩千五百億,為四百萬的農戶發放了幾百億的貸款。目前的系統可以做到不同的人,獲得不同金額的貸款以及不同的貸款利率。”
上海陸家嘴國際金融資產交易市場股份有限公司CEO計葵生說,科技和金融加速融合,不僅有助于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還有助于優化個人投資。
計葵生認為:“國內很多個人的投資風險其實是比較高的,分散化不夠。我覺得平臺大數據,能做更優化的投資策略,中國未來十年,理財和資管的概念剛剛開始,這個市場也非常大。”
作為從傳統金融走過來,同時經歷了互聯網沖擊的金融業內人士,中國招商銀行前行長馬蔚華表示,這一路,他也感受到很多變化。
馬蔚華說:“第一,改變了互聯網移動支付,改變了人們接觸金融的方式。過去我們辦業務到銀行去,現在手機上就可以,更方便。第二,大數據通過數據分析、概括,我們找到規律,對小企業才能有很好的風險管理辦法。第三是節省成本,云計算和傳統IT是1比10。第四是資源的配置,跨行業、跨人群、跨國界、跨地區,通過互聯網來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