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民指出,金融腐敗必須嚴打。種種跡象顯示,金融監管風暴升級已在所難免。在敢于“揭蓋子”“打板子”的同時,還必須加快金融監管體制改革,以頂層設計杜絕監守自盜。
監管腐敗是最大腐敗
網民“藍水湄”稱,多年來,大量資金在金融體系內空轉和套利,一些人監守自盜,客觀上縱容資本大鱷從中攫取巨額財富,市場并沒有發揮金融資源有效配置的作用,反而惡化和浪費,淪為部分資本大鱷巧取豪奪的工具,致使金融脫實向虛現象愈演愈烈。其中,不乏金融腐敗分子推波助瀾。
網民“長安劍”認為,監管腐敗是最大的腐敗。腐敗導致監管放松,監管對象即便觸犯紅線,也可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導致紅線形同虛設,反過來傷害監管的權威,破壞市場的規則,形成惡性循環。
網民“笨虎”說,再嚴的調控政策,遇到腐敗,效果就會大打折扣。這也是當前國家空前嚴厲地進行金融反腐的根本原因。有網民稱,可以預料,這才是剛剛開始,隨著金融監管力度不斷加大,更多的金融機構和從業人員,可能受到監管制度的約束與治理,受到處罰與處理。
須把金融反腐推向深水區
網民“劉開雄”認為,如果金融系統出了問題,不僅難為實體經濟帶來及時雨,還會暗藏較大的風險。為了扭轉金融業脫實向虛的現狀,整治市場亂象,防范金融風險,監管風暴升級已在所難免。
網民“譚浩俊”提出,必須加快金融監管體制改革力度,從實際出發,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符合市場化要求的金融監管體制,讓貓也好、牛也罷,都能在自己的范圍內活動,而不是貓進牛欄。必須敢于“揭蓋子”“打板子”,敢于動真碰硬,敢于把金融機構的傷疤揭開,并認真地清洗和治療。
還有網民提出,目前,一行三會都開始了諸多金融去杠桿的努力,要實現金融去杠桿,防控金融風險,就必須把金融反腐推向深水區。金融領域的風險防范與有效監管,不僅需要熟悉和了解市場的官員,更需要前瞻性與戰略性布局。為此,必須在土壤和機制上進行頂層設計,從而減少和杜絕監守自盜。
網民“長安劍”認為,金融反腐首先是反對公權力濫用,特別是對那些握有審批重權的部門,要加以嚴格審視,把防控做在前面。其次,金融反腐要加強制度建設,制度如果存在問題,審批的筆拿在誰手里,腐敗就往往容易出在哪里。最后,金融反腐還要理順職能關系,健全協調機制,增強監管合力,最大程度上避免監管套利和政出多門,才能從根本上治理金融市場亂象。(記者 陳偉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