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控薄弱隱患重重
有網民表示,雖然毫無門檻的放貸行為能夠解消費者燃眉之急,但其信用審查、風險控制十分薄弱,有些平臺對此形同虛設,若任其“蒙眼狂奔”,其所帶來的成本代價勢必難以承受。
“很多現金貸平臺的風控都是在裸奔。”網民“呦呦說”表示,借貸者為何能夠輕松實現多頭借貸,首要原因是征信數據缺失,多數平臺數據并不共享,為多頭借貸的滋生提供了便利條件,也加大了現金貸平臺進行風控的難度。
網民“佚名”表示,在暴利的誘惑下,各路資金爭相涌入現金貸領域。有報告顯示,多頭借貸用戶的信貸逾期風險是普通客戶的三到四倍,貸款申請者每多申請一家機構,違約的概率就上升20%。一旦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當行業出現大面積的多頭借貸和過度授信時,就有可能成為爆發債務危機的導火索。
規范行業發展模式
有網民表示,加強對多頭借貸的整治,已經迫在眉睫。監管層面的跟進,將迫使行業行為規范。實施風控不僅可以有效維護平臺自身利益,也能最大化保護借款者的權利。
網民“宋清輝”表示,要通過加強行業監管和建立規范的行業發展模式,對貸款利率、多頭借貸、滾動續貸等突出問題進行限制。網民“菁菁”表示,多頭貸亂象的核心是缺乏征信體系的濫放貸款、暴力催收和高利率。做好互聯網貸款的征信工作,應是當前監管工作的重中之重。而征信,或許是解開高風險和高利率帶來惡性循環的鑰匙。
還有網民表示,應出臺借貸者適當性管理制度,強化管理。銀行業也要加快改革步伐,盡快滿足中低收入家庭對于短期現金流日益高漲的需求,讓“現金貸”們合規發展。
?。ㄓ浾?nbsp;李會平 整理)